車企的品牌營銷要和消費者的需求想契合
營銷的本質是重視消費者情感體驗,不能用過去的廣告宣傳思維去做社會化營銷;同時由于社交數據造假成本低,汽車的社會化品牌營銷需要多維度大數據支持,真正了解消費者的需求。
品牌形象,是品牌在用戶心智中的整體印象和典型特征,它一定程度上等于產品源于基因的核心賣點,比如沃爾沃的安全、寶馬的操控、奔馳的豪華、本田的發動機、比亞迪的電池……,在消費者單一需求強烈或產品各方面能力均衡的情況下,突出的品牌形象可以讓消費者對品牌印象更加深刻。
圖片來源于網絡,侵刪
在中國,車企所傳達的數字品牌形象是否與消費者關注的形象契合?AdMaster基于Social Master社交數據庫,利用AI + HI (Human intelligence)的數據技術,同時補充人工判定,構建了專屬汽車行業的數字品牌形象知識圖譜,將2019年第一季度的86個汽車品牌相關的社交內容分為具有代表性、無商業目的消費者自然聲音及商業發帖(PGC),兩者對比后發現,汽車品牌的賣點不一定是消費者的需求點。
最為典型的就是,除了在“駕乘體驗好”“設計感強”“外觀悅目”“有激情”“動力強勁”等少數品牌形象上,品牌和消費者一致給予高度關注外,其他形象點,品牌和消費者存在明顯差異。品牌大力傳播的“引領潮流”“關懷客戶”“科技領先”等“高大上”關鍵詞,在消費者的關注中均排名下游,同時,消費者關注排名靠前的“安全性高”“性能卓越”“經久耐用”“年輕”“使用省心”“內飾精致”等“接地氣”關鍵詞則并非品牌宣傳的重點。
除了整體形象認知上的差異,對于單個品牌形象,品牌的詮釋跟消費者的期待也有較大差異。比如受追捧的“智能化”,品牌傳播的關鍵詞普遍聚焦“自動駕駛”這一前沿科技,而消費者認為的智能則更多關乎“輔助”這一實用功能。
同質化的傳播,忽視的是消費者的多元性需求。
舉個例子,一家高科技品牌公司,在做品牌宣傳時“高科技”是宣傳的重點,但是在講品牌故事時,應該讓消費者能夠產生共鳴,而不是所有的選擇都強調高科技,忘了消費者的需求和感受。
“這會導致兩個結果,一是品牌傳播缺乏差異,導致競爭更加激烈;二是由于沒有滿足消費者的認知需求,導致產品關注度低下。汽車市場的競爭很激烈,更要對此足夠重視。
找到車企和消費者對品牌認知產生差異的主要原因——品牌的傳播語言和消費者的關注焦點存在差異:在詮釋“設計感”時,大部分品牌都把“外觀”和“動感”作為核心傳播點,而在消費者心中,“設計感”更多是指“豪華感”的營造和“經典”的傳承。
靈虎品牌策劃專業品牌規范及線上線下營銷策劃服務商,集VI視覺設計、平面設計、產品包裝設計、品牌規范、宣傳設計、營銷策劃、網絡搭建、線上推廣為一體,向客戶提供品牌和營銷全方位專業的設計機構和網絡運營商。
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與本平臺無關,部分內容摘自筆記俠人人都是產品經理,如有侵權聯系刪除。
立即與靈虎項目顧問通話
您也可以咨詢我們的在線客服或預約資深顧問
信息保護中請放心填寫